MDP型礦用(yong)自平(ping)衡多級離(li)心(xin)泵用於輸(shu)送(song)顆粒含(han)量(liang)≤1.5%,粒度≤1.3mm,溫(wen)度為-20℃~80℃的中型(xing)礦(kuang)井水及其他(ta)類似(shi)的汙(wu)水。
視(shi)頻內容:河(he)北某大型煤(mei)礦井(jing)下,8台(tai)MDP720-60X10實(shi)拍
MDP型礦用耐(nai)磨自平衡(heng)多級泵(beng)參(can)數範圍(wei)及(ji)型號說明:
流量Q:3.7-1350m³/h
揚程(cheng)H:73-1800m
型號(hao):MD(P)85-67x7
MDP——礦用自(zi)平衡多級離心泵
85——泵的(de)設(she)計點(dian)流量85m3/h
67——泵的單(dan)級設計(ji)點揚(yang)程是67m
7——泵的級(ji)數
MDP型礦用耐磨(mo)自平衡多級泵性(xing)能參數:
自平衡多級泵VS傳(chuan)統多級泵成本分析(xi):
自平衡多級泵結構簡(jian)介:
自平衡多(duo)級離心泵的吸入(ru)口(kou)可(ke)以垂直向上或(huo)水平、排(pai)出口垂(chui)直(zhi)向(xiang)上布(bu)置。主要(yao)有:進(jin)水段、中段、出水段、次級進(jin)水段、正(zheng)導(dao)葉、反導葉(ye)、正葉輪(lun)、反(fan)葉輪(lun)、軸、節流、減壓裝置、擋套(tao)、軸承體、過渡(du)管等零(ling)件(jian)組成;中段由高強(qiang)度(du)的穿(chuan)杠(gang)螺栓和進出水段(duan)聯接(jie),泵的進(jin)水段、中段、出(chu)水段之間的密封(feng)麵(mian)均(jun)采用二(er)硫(liu)化鉬(mu)潤滑(hua)脂(zhi)金(jin)屬(shu)麵硬(ying)密封;轉(zhuan)子由(you)裝在軸上(shang)的正葉輪(lun)、節(jie)流(liu)減壓裝(zhuang)置、反(fan)葉輪(lun)、軸套、軸承擋套(tao)等零件組成;軸承采用“固(gu)-遊(you)式(shi)”幹(gan)油(you)潤(run)滑結構(gou),驅(qu)動(dong)端采(cai)用圓(yuan)柱滾子軸(zhou)承,末(mo)端采用角(jiao)接觸球(qiu)軸承;泵的工作室(shi)由進(jin)水段、中段、出水段、次級進(jin)水段、正(zheng)導(dao)葉、反導葉(ye)、過渡管(guan)等(deng)組成;轉子部分與固(gu)定部分之(zhi)間裝有密封環、導葉套等進行(xing)密封,當密封環和導葉套的磨損程度已影(ying)響(xiang)泵的工(gong)作性能(neng)時應(ying)及時予(yu)以更(geng)換。




軸的密(mi)封形(xing)式有機械(xie)密封和(he)填料密封兩種(zhong)。泵采用填(tian)料(liao)密封時(shi),填料環的位置(zhi)安放要正確(que),填料的鬆(song)緊程度必須適當,以液體能一滴一滴(di)滲出為(wei)宜。泵各種密封元(yuan)件裝在密封腔(qiang)內(nei),腔內要通(tong)入一定壓力的水,起水封、水冷及水潤滑作用。在軸封處裝有可更換(huan)的軸套,以(yi)保(bao)護(hu)泵軸。
自平衡多級泵工作原理(li):
MDP型礦用自平衡多級離心泵軸在電動機的帶(dai)動下旋轉,對液體作功,使其(qi)能量增(zeng)加(jia),從(cong)而使需(xu)要數(shu)量的液(ye)體由吸入池(chi)經(jing)由泵的進水段、正葉輪、正導葉、中段、出水段的水平出水口、過(guo)渡管、次(ci)級進水段、反葉輪、反導葉、出水段的垂直出水口後(hou),將(jiang)液體(ti)源(yuan)源不斷(duan)的送出。
性能參數請(qing)直接到水泵選型頁麵直接查詢
泵的安(an)裝步驟
泵的安裝步(bu)驟(zhou)一般包括(kuo)把泵放在地基上找(zhao)水平和聯(lian)接泵的管路等。
除了(le)一(yi)般(ban)的安裝要求外,安裝本(ben)型泵還(hai)要注意以下兩(liang)點:a)電機(ji)聯軸器與(yu)泵聯軸器之間必(bi)須保證(zheng) 3~5mm 間隙。b)電(dian)機與泵的軸心線(xian)必須在同(tong)一個平麵內成為直線,可用塞尺(chi)測(ce)量兩聯軸器(qi)端麵間隙的均勻(yun)度,在圓周(zhou)各(ge)個(ge)方向上,最(zui)大和最小間隙的差(cha)數不得超過 0.05mm,兩端麵中(zhong)心線上下或左(zuo)右(you)的差數不(bu)超過 0.05mm。
泵安裝時需要的設備
泵安裝時需要下列常(chang)規(gui)的和專用的設備和工具:
a)有負(fu)載(zai)能力合適(shi)而(er)安全(quan)的起(qi)重設備(bei);
b)每(mei)個地(di)腳螺栓處(chu)都(dou)必須備有一塊(kuai)鋼(gang)的墊鐵或楔(xie)鐵,作找平底座(zuo)用;
a)灌(guan)漿(jiang)的材(cai)料必須是不收縮的灌漿料。為了灌漿需準(zhun)備一個木(mu)盒(he),而且(qie)需配有漏鬥。
d)為了安裝和拆卸(xie)填料,需要一套專(zhuan)用的工具(ju),如帶鉤的夾(jia)具等。
泵的基礎(chu)
泵的基礎必須是具有足夠(gou)強度和尺寸(cun)的混(hun)凝土(tu)地基。混凝(ning)土水泥可以選(xuan)用 400 號普(pu)通水泥(ni),黃沙必須是不含泥土和其它雜(za)質的純(chun)淨粗沙(sha),石(shi)子(zi)為堅實的卵石或碎石,水泥的混合比(bi)例為 1:2:5,即(ji)為 1 份(fen)水泥,2 份沙子,5 份石子,在灌水泥時,在靠(kao)近(jin)地麵和高出地麵的部分應放(fang)有木模框(kuang),二次灌漿的材料標(biao)號應比基(ji)礎材料高(gao)一倍,機組安裝就(jiu)位後的現(xian)場澆灌,施(shi)工時必須(xu)澆搗(dao)密實均勻與原(yuan)混凝土結合(he)良(liang)好。基礎的質(zhi)量約等於(yu)機組質量的 3~5 倍,泵的地基應比泵的底(di)座長(zhang)出 50~70mm,且要留出地腳螺(luo)栓孔(kong)(為地腳螺栓 3~4 倍(bei)的鋼管直徑)。
打地基包括如(ru)下內容:地基的地腳螺栓(shuan)孔的定(ding)位(wei),灌漿和留(liu)出外聯接管路位置,然後在其餘空間灌漿。
地基的表(biao)麵可以是(shi)粗糙的,以使灌漿效(xiao)果(guo)好。
地基完(wan)全固化(hua)後再安裝設備。
搬放和找水平
在底座或設備下麵放置鋼的墊鐵和楔鐵(tie)或調整墊,一般都放置在地腳螺栓處,如果底座或設備較(jiao)長,在兩地腳(jiao)螺栓的中間可放置一塊墊(dian)68鐵。
檢查底座或設備下麵的地基,清洗灰塵,油和其它(ta)雜物。
起重吊(diao)鉤吊住(zhu)底座或設備的吊耳(er)或吊孔,把底座或設備吊在地基上方,慢慢(man)地安放底座或設備,並對準每個地腳螺栓孔的位置。 用一個刀口平尺和機械水平儀(yi)放到安裝泵和電機底腳加工平麵上或地基上,用調整(zheng)楔鐵或調(diao)整墊的厚(hou)度來確定底座或設備在各個方(fang)位上的水平,推(tui)薦每 100mm 長度不平度小(xiao)於 0.25mm,這(zhe)時地腳螺栓的螺母擰(ning)到(dao)適當的程度(不能過緊),楔鐵或調整墊片應緊固。
底座或設備找平,而且和地基配合較緊後再灌漿。
底座或設備的灌漿
混凝土基礎至少應固化 7 天(tian)後,才能灌漿。
為了保證除去(qu)灌漿部位低強度的,疏(shu)鬆的混凝土,在灌漿之前,應當用一把尖錘把(ba)水泥基礎材料的頂部刨掉約 10~25mm。
所(suo)有的潤滑脂、潤滑油、油漆(qi)、水泥麵上的沫(mo)狀(zhuang)物和其它無用雜物都應當從需要灌漿的表麵上除(chu)去。粗(cu)糙(cao)的混凝土表麵應當(dang)用油壓縮(suo)空氣(qi)吹去灰(hui)塵和鬆散(san)的顆(ke)粒。如果采用水泥砂(sha)漿,混凝土表麵應當用水浸透(tou),直到不再(zai)吸水為止(zhi),多餘(yu)的水應該(gai)除去。
底座或設備應該放置在要求(qiu)的位置上,把底座或設備支(zhi)承在楔形調整墊上或調水平的螺釘(ding)上,並(bing)用地腳螺栓把底座或設備固定,在底座或設備邊(bian)沿(yan)的底部和刨(pao)鑿(zao)過的基礎頂部之間允許(xu)有約(yue) 25~50mm 的灌漿空(kong)隙(xi)。
在灌漿之前,地腳螺栓預留孔中的所有積(ji)水和外來(lai)雜物(wu)都應該除去。
如果在灌漿之後還存在空洞(dong),可以使用環氧(yang)砂漿來充填這些空洞,如果灌漿用的是水泥砂漿,則(ze)在應用環氧砂漿補(bu)空洞之前(qian),建議(yi)讓水泥砂漿先(xian)經過整 28 天的固化。在已發現的空洞處通常用手(shou)壓(ya)泵來灌補環氧砂漿。應當極(ji)其小心以保證不使壓力過大以免(mian)把底座或設備頂(ding)翹(qiao)曲(qu),每個空洞至少應該鑽(zuan)一個通氣小孔以防壓力過大(da)。
當灌漿材料固化後,擰緊地腳螺栓的螺母,然(ran)後再對灌漿材料塗油漆防(fang)潮。
灌漿後,進行泵和電動機的調正工作(zuo)。
設備的調整
檢查(cha)電動機的轉向是否(fou)符(fu)合泵的轉向:從聯軸器方向看泵,泵為順(shun)時針方向旋(xuan)轉,如果電動機轉向不符泵的轉向,必須把電動機轉向調正69過來,以防泵反轉運行造(zao)成轉子所屬部(bu)件的鬆動。設備調正包(bao)括角度調正和中心線位置的調正,至(zhi)少應在下麵三個時期檢查設備,進行調正:
第(di)一次,泵的底座已經擰緊(jin),但(dan)電動機沒擰緊;
第二次,泵和電動機已(yi)緊固,但吸(xi)入和吐出管路法蘭的螺栓沒(mei)緊固;
第三次,在運轉 24 小時後,再檢(jian)查一次,檢查後把泵和電動機最後緊固。
在調正工作中應注(zhu)意(yi)以下事宜(yi):
a)在調正以前,檢查全部的管路,保證它們不對泵底座或設備產(chan)生(sheng)作用力或力矩;b)在調正泵和電動機軸中心線對(dui)正時,墊片(pian)應墊在電動機的下麵。角度調正是保證聯軸器的兩個平麵的平行度。用一塊千分表去檢查聯軸器法(fa)蘭端(duan)上四個點,千(qian)分表讀(du)數為 0.02~0.03mm。檢查其平行度也(ye)可用塞(sai)尺,兩聯軸器平麵間的差值(a-b)≤0.06mm。中心線對中是指泵和電動機軸中心線的對正程度,應使(shi) c≤0.08mm(見(jian)圖(tu) 2)。
主要管路(lu)的聯接
泵灌漿後且緊固在地基上以後,在不受(shou)外力(li)條(tiao)件下對正聯接泵法蘭和管路的法蘭(lan),這個對正聯接不能先進法蘭螺栓的力。對管路支撐(cheng)(附(fu)加)應避免管路係(xi)統(tong)的振(zhen)動,應減少(shao)管路對泵的外(wai)加力。為了防止泵的損(sun)壞,在泵管路聯接以前要對管路係統進行清(qing)洗(xi)。安裝管路,應注意下列事項(xiang):
a)使用管路的規格(ge)和長度應合適,且有足(zu)夠的承壓能力,盡量減(jian)少管路的轉彎(wan)和附件;
b)泵的吸入管路應是短(duan)而直,管路直徑應大於或等於泵的吸入口的直徑(jing),泵的吸入管路的彎曲半徑應盡量大。如采用錐(zhui)管,則采用偏(pian)心錐管,以免沉氣而發(fa)生汽(qi)蝕。
輔助設備—壓力計的聯接
在吸入管路和吐出管路上用的壓力計必須是質量好(hao),性能合格的儀表。吸入壓力計一般裝配(pei)在與泵入口同心同直徑的管路上,正當情(qing)況(kuang)下是裝配在泵進口法蘭 2 倍入口管徑處,並在入口直管段中心線的水平位置。吐(tu)出壓力計最好裝配在泵吐出法蘭 2 倍的泵出口管徑處,並垂直於蝸(wo)殼平麵或泵殼所形成的彎管平麵的位置上。不能裝在彎管和閥(fa)的旁(pang)邊,以防受不穩(wen)定流動的幹擾(rao)。
泵聯軸器和電機聯軸器聯接以後,重(zhong)新檢查其對中性;如果需要, 在泵運(yun)轉以前重新(xin)調整軸封或重新裝配。